2021年5月7日,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改造工程支盤樁試樁抗壓抗拔承載力三樁同步靜載試驗圓滿完成。市交通質監(jiān)站、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共同見證了本次試樁的最終結果,檢測中心黎木平執(zhí)行董事率領導班子參加,并與參建各方圍繞支盤樁工藝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支盤樁屬于變徑樁,相較于傳統(tǒng)等直徑樁,支盤樁在受力性能方面更加優(yōu)越,不僅可以增加復合地基承載能力,提高工程建設質量,還能在滿足同樣設計要求的前提下,較大程度節(jié)約樁基施工數(shù)量及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工程西起沙河東路,東至廣深高速濱海立交,項目包括下沉長約1.2公里的下沉隧道,由于該項目位于深圳沿海填海造陸地區(qū),土層含水量較高,土質較軟,地質情況極其復雜,地質條件有較強的代表性,選擇該項目進行支盤樁單樁靜載試驗,對同類復雜地形區(qū)相關項目樁基的設計、施工、檢測等有良好的借鑒作用。
由于本次支盤樁靜載試驗是深圳首例,缺乏相關參考案例,為順利完成本次試驗,檢測中心成立了項目小組,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從方案編制、特殊構建制作到現(xiàn)場安裝、試驗,前后組織召開技術討論會10余次,投入人力約100人次,材料投入約為設計的兩倍,整個過程耗時5個月。
在充分吃透支盤樁施工工藝的基礎上,檢測中心項目小組結合現(xiàn)場地質條件因地制宜,大膽創(chuàng)新,定制設計了專用鋼護筒、專用錨拉系統(tǒng)和錨拉轉換裝置,首創(chuàng)發(fā)明了“兩拔一壓”單樁靜載試驗方法,并在支盤樁內部安裝鋼筋應力計、應力盒監(jiān)測構件,做到應力應變監(jiān)測和位移檢測的雙重控制研究,確保試驗結果準確。
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改造工程支盤樁試樁靜載試驗的圓滿完成,驗證了支盤樁在沿海填海地形條件下廣泛應用的可行性,為相關項目的樁基選擇、地基處理提供了實際工程依據(jù)和范本,也極大促進了檢測中心樁基檢測技術進步和科研成果積累。